金門自助行-西園鹽場鹽田深度之旅   (2012.08初版  2019.10修改)

 

nEO_IMG_DSC06972   

數日前參加了西園鹽場導覽活動,總算對鹽田的運作有了進一步的了解。金門自元朝至清代間,曾以鹽業發展為經濟命脈,長達數百年,而西園是幾處鹽場碩果僅存之地,想深度了解金門歷史的旅友,建議安排到此一遊。

 

DSC01342  DSC01343

(上圖  鹽場因不符經濟效益,停產前產製的精鹽,左1公斤裝,右25公斤裝 )  

近期為了保存這段歷史並促進觀光產業發展,恢復了部分鹽田運作,讓我們有機會一窺先民如何曬鹽。

nEO_IMG_DSC04716

 首先,鹽場運用引道將海水引入鹽田,此時海水鹹度約3度左右,經過日曬蒸發水分,鹹度濃度逐漸提升,約每提升5度,再將滷水流放到下一坵。

 nEO_IMG_DSC04710    nEO_IMG_DSC04709  

按:使用老師手上的測度器檢測鹹度,運用鹹度不同浮力不同的原理測定,測出之度數稱為波美_度。

nEO_IMG_DSC04691

  直至濃度提升至約25度,將滷水引入結晶池,再經曝曬約28-29度結晶成鹽(下圖)。

 DSC04711  

整個自海水引入至結晶成鹽,曠日廢時,以瓦盤鹽灘為例約需十日,倘突遇暴雨沖淡滷水濃度,則前工盡棄,實是靠天吃飯。 

按:傳統的鹽坵區分為瓦盤鹽灘、土盤鹽灘,一般食用鹽為提升純淨度會使用瓦盤鹽灘曬鹽。且由於反射光熱的關係,瓦盤曬鹽可提升效率1-2天。

nEO_IMG_DSC04694  

先民為了對抗氣候因素,在結晶池旁設置了深度較深、開口較小的滷水暫存池(上圖)。在天雨時,將來不及結晶成鹽的滷水,暫存至池中,以避免滷水過度被雨水稀釋。待天氣轉晴時,再以水車(現代則以抽水機替代)將滷水打回結晶池,繼續結晶成鹽。

DSC04717  

結晶鹽堆,也是鹽田最美的風景。

 nEO_IMG_DSC04714  

  延伸閱讀

西園鹽場話家常

西園風獅爺-金門˙金沙

安排金門行程請參考  金門旅遊攻略(點擊文字)

 

 

 

arrow
arrow

    留在金門忘了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