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自由行-金門十景˙翟山神工(2010.1初版、2022.10更新)
八二三砲戰之後,緊接著就是進入金門「單打雙不打」的時期,軍方有鑒於金門軍民眾多,物資無法自給自足,須仰賴台灣輸入補充,而新頭灘頭運補必須暴露在敵人砲火射程之下,於是在大帽山沿海開鑿可供小艇駛入的水道,以符合戰備需求,附近的小艇坑道、以及烈嶼的九宮坑道都是在這樣的背景因素之下所建造的。
84號忘了飛房價與設施52號羽居房價與設施84號忘了飛內部環景 52號羽居環景
忘了飛系列訂房資訊 Facebook粉絲專頁 忘了飛民宿網站留言版EMAIL給我們
近期我們的Hotmail信箱,不明原因偶有郵件漏失狀況,若您有來信而24小時內未收到回覆,請於留言板留言、facebook粉絲團私訊告知或另傳郵件至visit.kinmen@gmail.com。謝謝!
金門自由行-金門十景˙翟山神工(2010.1初版、2022.10更新)
八二三砲戰之後,緊接著就是進入金門「單打雙不打」的時期,軍方有鑒於金門軍民眾多,物資無法自給自足,須仰賴台灣輸入補充,而新頭灘頭運補必須暴露在敵人砲火射程之下,於是在大帽山沿海開鑿可供小艇駛入的水道,以符合戰備需求,附近的小艇坑道、以及烈嶼的九宮坑道都是在這樣的背景因素之下所建造的。
金門旅遊-僑鄉文化展示館(2010.01初版、2021.02更新)
有別於設在金水國小、黃輝煌洋樓的僑鄉文化館展覽內容,這棟屬於僑鄉文化系列的展示館以介紹水頭的主要洋樓建築為旨,因此在自助旅遊時,我們建議在參觀前兩座文化館後,應先參觀這座展示館,作個簡單的筆記,然後再參觀整個水頭村,這樣更容易知道在水頭這個聚落想看與要看的內容。
金門自由行-水頭經典建築群˙得月樓、黃輝煌洋樓(2009.11初版、2021.02更新)
得月樓建於民國20年,應屬黃輝煌洋樓的一部分,但由於形象突出,儼然成為地標型的建築,風頭尤勝於主樓。
紅色門聯寫著近水、樓台四字,恰正說明了得月樓取名得自北宋蘇麟“近水樓台先得月”之詩句,這座當時金門島上最高的建築,先得月可說是當之無愧。
金門旅遊-僑匯興學˙金水國民小學(2009.12初版、2021.02更新)
清末民初科舉結束,私塾逐漸走入歷史,造成教育斷層,水頭村民有感於教育的重要性,民國10年,由地方耆老奔走,在黃氏大宗祠成立了新制的「金門縣第二區私立金水學校」,這便是金水國民小學的前身。
金門自由行-台澎金馬第一街“明遺古街”(2016.06.03初版 2020.08修改)
這條長約百米的老街,是金門年代最古老的市街,相傳是明太祖命江夏侯周德興在構築金門城時,所鋪設的一條交通要道。之後再逐漸形成民生物資交易的聚集地。兩旁屋簷低矮的老房子,據考證已有400餘年的歷史,因其為台灣地區最古老的市街,所以這條明朝遺留下來的老街擁有“台澎金馬第一街”的稱號。
金門自由行-金城民防坑道 (2010.06.20初版 2020.07.23修改)
金城民防坑道原稱「金城坑道」,係在民國67年,由「金門縣民眾自衛總隊」出資,委請陸軍127師、292師協建,主要目的係為連結金城範圍內既有之地下坑道包含:金門縣政府及其轄之行政單位、中央駐金單位、金融機構等,以確保戰爭時,金門政經活動仍能有效運行,同時兼做民防自衛戰鬥使用,全工程在68年6月完工。至81年解除戰地政務後轉由警政民防體系接管。現經金門縣政府整理後,開放民眾參觀。
67年整建時,將原本紅土坑道,改以鋼筋混凝土構建,全長約2560公尺,設有待避處25處、內部防衛射擊處7處、進出突擊口22處、淺水井1口、發電機室1處。
金門旅遊-金門高粱酒之父葉華成古厝(金門高粱酒史館) (2011.06初版 2020.04修改)
位於舊金城金門酒廠旁,這棟帶有左右護龍的六路大厝,便是名聞中外金門酒廠前身-九龍江酒廠的籌備處及臨時釀酒所,更是金門高粱酒鼻祖葉華成先生的故居。這瓊漿玉液便是在此處被研發產出,此地可謂是金酒的發源地。
金門自由行-金城陳詩吟洋樓 (初版2010.10 修改2020.04)
陳詩吟原是金門高坑人,清末時期出洋至新加坡、印尼經營土特產貿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因物資需求暴增而致富,於西元1932年偕夫人返鄉時興建此宅。
較特殊者,一般出洋客返鄉興建豪宅,多會選擇祖居地以為光前裕後,但陳詩吟卻擇該址購地建屋,蓋因當時盜賊橫行,高坑一地缺乏奧援,後浦城相對安全許多,且於商業中心,從事商業活動亦較便利。
金門旅遊-燕南山書院與太文巖寺 (2013.04初版 2020.03修改)
燕南山又稱太文山、太文巖,相傳南宋儒學大師朱熹曾至此講學,先人因而在此興建書院,稱「燕南山書院」。另有一說,相傳書院由朱熹來金講學時親設。總結而言咸認書院立於南宋時期。
金門自由行-古崗樓、古崗湖 (2011初版 2020.03修改)
位於古崗湖畔的古崗樓建於西元1963年,由當年陸軍第26師受命興建,動員部隊下士羅任川設計,修廟、彩繪專家莊武男監造,歷時十個月完成。樓高三層,約16公尺。
金門自由行-總兵署˙百年木棉 (2012.3初版 2020.3修改)
一首民歌《木棉道》,歌詞「紅紅的花開滿木棉道,長長的街好像在燃燒」,四處傳唱之下,讓木棉成為知名度頗高的樹種。然在金門,它更有著另一重身分-縣樹,象徵在地人堅毅挺拔,地方未來發展前途燦爛似火的意義。
金門夜遊後浦小鎮-金城˙總兵署 (叢青軒) (2012初版 2020再修)
清康熙年間,首任總兵-陳龍因舊金門城歷經明末清初多次戰禍,原有千戶所破壞嚴重不堪使用,於是在西元1682年,將總兵署遷至現址,因其為台閩地區碩果僅存的清朝總兵官署,極具保存價值,現列國家第三級古蹟。
金門自由行˙金城門戶同安渡頭 (2019.11再修改)
清代中葉以後,後浦的渡頭受到泥沙淤積的影響,漸向北移。其中“上港渡頭”即設於此處,由於它是前往同安縣城固定船班的碼頭所在,故一般慣稱為“同安渡頭”。過去是金門通往漳州、石碼及轉赴廈門遠渡南洋的主要碼頭,金門輪船公司之一的金星輪,一直到國共戰爭前都有從同安渡頭來往廈門固定對開的航班。
(按:金門未設縣前隸屬於同安縣)
金門自助行-浯江溪口的衛兵˙建功嶼 (2019.07.04 修)
早期到過金門旅遊的人,可能不知道,因為兩岸關係的和緩 ,部隊減編,這兩年金門觀光有著劇烈的變化。許多具有特別意義的戰鬥碉堡 ,如今變成了無兵駐守的空堡,在發展觀光的需求下,金門縣觀光局、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將他們重新整理,現在搖身一變,成了著名觀光景點。
金門自由行-槍樓仔下˙雄獅堡
位於金城海濱公園旁,昔為國軍駐守的營區,除防守海岸外,也作為漁蚵民進出海陸的管制哨,現則因據點釋出裁撤,改做為民間協會團體活動的場所,白天也開放給觀光客參觀。
金門自由行-金城˙邱良功母節孝坊 (貞節牌坊)
建於清嘉慶17年(西元1812年),為表彰名將邱良功之母許氏,含辛茹苦、貞孝守節二十八載,並教養幼子成為國之棟樑的功績而設。
邱良功最重要的功績即是剿滅橫行東南沿海的大海盜-蔡牽,並因此受封為三等男爵。
金門旅遊-金門十景樓重莒光˙莒光樓
民國96年12月票選「金門新十景」活動出爐,「樓重莒光」以榜首之姿獲得青睞,再度證明其魅力。
46年趙家驤將軍評定的新金門十景,「樓重莒光」首度列名金門重要地景。
金門自由行˙乳山遊客中心
乳山遊客中心由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設立,並在民國92年開放。室內展區1F為商店區,2F專為小朋友設計,其展示金門自然生態,包含:植物的世界、鳥類的世界、潮間帶生物、湖底世界、鯨豚區等五大主題。106年3月31日重新規畫啟用,將1F商店區移至館外,擴大介紹金門原生植物,並增加一座視聽室;2F則維持原狀。現在全館都很適合小朋友參觀,攜帶小朋友的旅友,建議列入行程參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