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婚俗禮器子婿燈-有燈才有丁
“子婿燈”又稱“新郎燈”,其為金門傳統結婚習俗中,男方必備的禮器之一,此與台灣本島禮俗相異。本地結婚時,會將一對子婿燈高掛在大廳燈樑之下,燈肚正面以大紅字書寫姓氏,另一面則書寫堂號,其間再以吉祥喜氣的圖案裝飾。
閩南語中“燈”與“丁”同音,所以習俗上喜歡用“燈”納祥招福,其蘊含子孫綿延、宗族興旺、前途光明之意,而且家中有幾位男子結婚就掛幾對“子婿燈”,試想廳堂掛滿燈的景象,好不昌盛繁茂。
(按:掛滿燈樑之後,再以新舊更替的方式取代)
民國26年,日軍佔領金門,金、廈間往來因而中斷,金門婚俗必備的子婿燈也失去供應來源,於是居民開始尋求修補破損舊燈,在此機緣之下,無師自通的古崗董天補老師傅開啟了製燈的扉頁。
董老師傅跟我們上課的時候說:他上過幾年私塾,因為會寫書法及繪畫,那時鄰居結婚,在買不到新燈之下,拿著破舊的燈,請他幫忙修復,沒想到他竟然修得有模有樣,口耳相傳之下,工作量越來越多,於是放下耕種改成專職製作“子婿燈”。
老師傅製作一對“子婿燈”約需三天的時間,十七個步驟相當耗力,燈籠骨架使用的竹條需要從台灣購入,製作前需削皮、剖細、曬乾,然後再配合鐵絲製成骨架,之後鋪上白布做為燈皮,以煮好的「菜燕」均勻塗抹,接著再以水泥漆上色,畫上象徵好運、喜氣的各式圖案。
婚俗高掛“子婿燈”,象徵子嗣綿延,這是金門傳沿至今的習俗,在大陸歷經文化變遷之後,更成為在地文化的特色所在,來到金門旅遊莫忘欣賞這獨特景緻。
部分資料參考:金門國家公園電子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