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野外美食團的最愛-小葉桑桑椹
每至這個季節(約5-7月),便是紫黑色的桑椹掛滿枝頭的日子,拜金門鳥類數量眾多及早期軍管的緣故,隨處可見其群聚分佈,年歲已達數十年的植株為數頗豐,每至山間野外踏青總能大快朵頤一番,甜滋滋的桑椹成了我們野外美食團最愛的野果之一。
金門由於野生的小葉桑數量龐大,許多本地的婆婆媽媽都會在這個時節製作桑椹醬,然後泡水飲用,到在地朋友家作客,常可喝到這個既營養又可口的親切飲品。
金門有小葉桑與桑樹的分佈,其最大的區別是小葉桑的葉面較粗糙;桑樹的葉面較光滑油亮,此外桑樹的果實一般也比較大。
關於桑樹本地流傳一句俗諺“前不種桑,後不種苦”,意思是在住家的前院不種“桑樹”,後院不種“苦楝”,“桑”音與“酸”相近,“辛酸”及“苦楚”均非眾人所愛,因此喜愛種一些植物招吉納祥的在地人,並不喜歡在院子裡栽種桑樹。
小葉桑小檔案
桑科
花期:2-3月
果期:5-7月
落葉喬木,至晚冬時有明顯落葉現象,雌雄異株,果實屬於多花聚合果,由增生果肉包覆瘦果聚集而成。
部分資料參考字 浯洲芳草 廖東坤老師著
溫馨提醒
摘桑椹時紫色的果汁須小心莫要沾染到衣物,否則不太好洗喔!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