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自由行-名列歷史建築百景」金門景點遊

 

nEO_IMG_新金門十景-山后海珠   

2001年文建會舉辦台澎金馬地區「歷史建築百景徵選活動」,初由各縣市推選250景點,再由歷史建築學者專家從中評選出150景進入全國決選,最後再由票選決定歷史建築百大景點。

 

金門地區共有六處獲選,對此類具有歷史價值之遺跡有興趣的旅友,建議可以參考相關文章連結,排入旅遊行程:(點擊文字可閱讀相關文章)

 

  第09名  金門風獅爺 (點擊文字可閱讀相關文章)

 

nEO_IMG_nEO_IMG_DSC04033     

來到金門,分布在各鄉鎮的風獅爺是絕不可錯過的景觀。金門一年之中受東北季風影響長達九個月,而東半島位於迎風面,風勢較強,早期風害也較為嚴重,因此風獅爺的分布也較多。金門先民打造風獅爺來守護家園,於是在許多聚落都可看到造型迥異的守護神矗立在各個角落。歷經歲月更迭,風獅爺們依然屹立在庄頭保護著金門的子民,在今日也成為這裡特殊的文化之一。

 

  延伸閱讀 

金門尋獅樂吼-找找風獅爺

金門現有聚落型風獅爺80餘尊,加上其他類型共約130餘尊,此文推薦拜訪風獅爺行程供旅友參考。

 

  第56名  毋忘在莒勒石莒光樓  (點擊文字可閱讀相關文章)

 

nEO_IMG_DSC09722     

 

列名縣定古蹟,建於民國41年,半個世紀以來,「莒光樓」以及太武山的「毋忘在莒」勒石,一直是金門最重要的地標,許多在金服役的軍友以及到過金門的旅客,照片的背景幾乎都有它們的身影,莒光樓更藉著發行182千多萬枚的郵票及明信片,流通世界各地,儼然是「金門最佳代言人」。有很多人看過莒光樓,卻不一定到過金門。

 

nEO_IMG_新金門十景-樓重莒光 

 

  第71名  擎天廳與中央坑道 (點擊文字可閱讀相關文章)

 

nEO_IMG_DSC02151   

為防禦所需,自民國四十三年左右,國軍即在太武山內挖掘戰備坑道,有些小到僅供一人通行,也有大到兩台戰車可以交錯而過,據說山內幾乎是空心的,洞內立體甚至有好幾層。花崗岩十分堅硬,這些坑道除可供國軍據守,金門防衛司令部也設在此處,戰時可供運籌帷幄之用。而擎天廳與中央坑道即位於太武山花崗岩層之內,這些坑道四通八達,堪稱鬼斧神工驚世之作。

 

  溫馨提醒

除連接擎天廳之坑道有條件開放外,其餘中央坑道並外開放參觀。

 

  延伸閱讀

擎天廳申請參觀 (點擊文字可閱讀相關文章)

 

  第73名  小艇坑道 (點擊文字可閱讀相關文章)

 

nEO_IMG_新金門十景-翟山神工     

翟山坑道在民國52年,由當時五十八及九十三步兵師的工兵,以「三班制」的方式,日夜輪替所開鑿建造,至55年完工,整個坑道由水道與坑道兩個部分組成,坑道的部分長約101公尺,寬約6公尺,高約3.5公尺;水道部分總長約357公尺,寬約11.5公尺,高約8公尺,未淤積前可供小艇駛入運補,整個坑道在75年停止使用。

 

  第85名  山后民俗文化村 (點擊文字可閱讀相關文章)

 

山后民俗村村景03.jpg   

 

山后民俗文化村(山后十八間),背倚獅山,面朝滄海懸珠,遠而觀之,獅山仿若獅子玩繡球般,故稱此風水地理為“獅子弄球穴”。其為台、澎、金、馬地區最大閩南式集體計畫性建築群,建築精美,格局整齊,設計周延,規劃完整,無論在防禦、防火、排水等方面,均堪稱經典。層層相對的燕尾、視覺貫穿的隘門群、排列整齊、氣勢磅礡的梳式布局是其特色。

 

  第86名  水頭得月樓洋樓群 (點擊文字可閱讀相關文章)

 

nEO_IMG_nEO_IMG_DSC06315

      

得月樓是金門最高大的一座銃樓,屬於黃輝煌洋樓群之一部樓高11.26公尺,地上四層地下一層,牆厚約40公分,據說內部僅餘約一平方公尺的豎坑可供木梯上下,木梯是活動式的,每上一層即可收起,用以防範盜匪侵入往上爬,每層皆有射口,射口上的鑄鐵件即是槍架,裝置以便獲取更大的射擊角度。至於地下坑道可以通往旁邊的主樓,以便防禦時人員的調度。得月樓肩負保衛黃輝煌洋樓群第一線防務的工作,同時與假厝搭配扮演欺敵的角色,真可謂是絕妙的設計。

黃輝煌洋樓群於民國二十年匯銀返鄉聘請當時金門古崗村著名的董氏匠師施作。其值得細細品味之處,便在於立面山牆的文飾,及整體建築華麗的外觀,無論磚雕、泥塑、花磚、剪黏、牆面粉飾皆屬精美上乘之作。整個洋樓群名列歷史建築。

 

   延伸閱讀 

安排金門行程請參考  金門旅遊攻略(點擊文字)

DSC01769(1) 

按接收通知

 

 

 

arrow
arrow

    留在金門忘了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