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藻時薦永家齊瓊林宴
瓊林聚落的祭祖活動堪稱金門一絕,如此遵循古禮而且繁複恭敬的家祭,恐怕難有出其右者,其間相當具有特色是:祭祀祖先的供品,菜色數百年不變,何以如此?源溯其先祖遺訓—蘋藻時薦永家齊。而這五道必備的祭祀菜餚,就被統稱做「瓊林宴」。
蘋、藻指的是二種水生植物,《詩經 召南˙采蘋》中即提及:于以采蘋,南澗之濱;于以采藻,于彼行潦……。兩者均是當時相當普遍的植物,引申有用普遍、不鋪張的食材。時薦則指的是春、秋二季的祭祀。所以“蘋藻時薦永家齊”的訓示,簡言之:世世代代,家家戶戶要用一樣普遍、不鋪張的供品來祭拜祖先。
瓊林宴這五道祭祀菜餚,雖簡樸卻各有其寓意:
第一道「白斬雞」,使用全雞,有頭有尾代表著「起家」的意思。(台語雞與家同音)。
第二道「蒜苗炒豬肉」,蒜尾似鬚,意喻子孫能吃到頭髮鬍鬚白(台語),長壽之意。
第三道「剝魚」,選用八斤以上的大魚,蒸熟後剝片分食,象徵魚躍龍門。
第四道「清蒸芋頭」,芋頭繁殖能力強,民間常視為子孫繁榮的象徵。
第五道「拌麵線」,麵線細細長長,代表著久久長長。
以上照片為我們參加瓊林宴活動時所拍攝。
就這五道菜,都是本地常見而普通的食材,是不是符合普遍、不鋪張的家訓。省去了“比較”,我們認為是此家訓能長能久的主因。
簡單樸質的供品卻須配上官宦人家隆重的祭祀儀軌,所以金門在地流傳一句俗諺「皇帝做,乞丐食」,便是形容瓊林的祭祖活動。當然皇帝、乞丐均是極端的形容詞,有誇大之意。
蔡氏“蘋藻時薦永家齊”的家訓,可在蔡氏家廟祖龕桌案正面瞥見。
延伸閱讀
安排金門行程請參考 金門旅遊攻略(點擊文字)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