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古厝的故事-山后上堡84號˙金門民宿忘了飛
金門古厝民宿山后84號老屋的故事,讀完這篇讓您第一次當員外就上手~
山后聚落分為頂堡、中堡與下堡,頂堡、中堡主要為王氏族人所世居。金沙鎮誌記載:山后始遷祖王璡、字三郎,係開閩王審知第七世孫王豐的長子...。於南宋高宗(西元1127-1162)時,由泉州晉江播遷來金門,並定居於山后頂堡。由此可知山后聚落開發至今已近九百年的歷史。
山后84號位於山后頂堡,據村中耆老所述:這棟老房子是著名“山后十八間”的祖厝,先有這棟老房子才有中堡的十八間。並且很得意的告訴我們:這間祖厝真旺,在他那代就出了八個男丁。從此推知,原來這幢老房子與捐資興建山后十八間的鄉賢王國珍、開國元勛王敬祥(王國珍之子)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王國珍先生東渡日本,起初以布袋戲維生,相傳因雪中義助一名東北客而獲得雜糧經銷權,後又跨足金融,全盛時期事業版圖從日本、大陸沿海重要口岸、馬尼拉、新加坡到泗水都設有分號。事業有成後返鄉探親,見頂堡族人人口眾多,居住擁擠,於是決定回饋鄉里覓地建屋,分贈宗親居住,“山后十八間”的集體性計劃建築就此誕生。
王敬祥先生10歲便隨父抵日發展,28歲繼承父業,除將王家事業版圖發揚光大外,並擔任旅日華僑總商會會長。期間由於對革命的熱情,更參加中華革命黨擔任日本支部長,成為 國父革命事業重要贊助者及夥伴,1923年王敬祥先生於日本辭世時, 國父還親往弔唁,其對國家民族之貢獻,足為後世所景仰。
山后84號是一幢傳統閩南三蓋廊式建築,房子雖非氣派宏大,然卻精緻典雅,充分展現王氏族人敦厚內斂的特質。
按:以一落四櫸頭為基礎,在前櫸加建相連如廊的三間門廳,使之成為四合院式的建築,門廳屋脊有建成燕尾、馬背或平頂式的。金門則多為燕尾式的,此類型建築為數並不多。
房屋整體裝飾頗富巧思,各有隱含之意義,值得深入品味~
大廳屋脊
正面以水族交趾陶塑裝飾,有魚有蝦,除了象徵年年有餘,更有以形剋火的用意。背面以鳳凰來儀圖案裝飾,象徵吉慶預兆。較特殊者是裝飾有金錢豹圖案,有多金之寓意。
前廊屋脊
象有“太平有象”之寓意,蓮與“連”同音,代表 “連連”、“連年” 之意,
靈芝又名瑞草,狀如祥雲,是吉祥的象徵。
民間常以“佛”手瓜、仙桃、石榴來代表象徵多福、多壽、多子,即所謂“三多”。
按:“佛”手瓜取音“福”;仙桃即壽桃寓意“長壽”;石榴內含眾多種籽寓意“多子多孫”。
松、鶴乃寓意松鶴延年即延年益壽之意。
下方古錢串在一起的圖案稱為“套錢”,表示財富無數的意思,也有錢套錢,錢賺錢的寓意。
燕尾翹脊
脊塞獅子手持方印,上寫著“合家平安”正好與上方瓶子、案頭及蓮花裝飾構成“年年合家平安” 。
按:瓶子取音“平”;案頭取音“安”。
山后聚落漫遊路線建議
1-2小時行程 (點擊文字連結)
入口牌坊→海珠堂→大夫第(喜慶館)→王氏宗祠→桄榔樹(百年)→隘門群(金門最大) →入口牌坊
3-4小時行程 (點擊文字連結)
入口牌坊→海珠堂→大夫第(喜慶館) →風獅爺郵筒→ 王氏宗祠→觀海亭→頂堡開基祖厝→桄榔樹(百年)→隘門群(金門最大) →入口牌坊→下堡感應廟&風獅爺 →寒舍花
可安排順道拜訪:獅山砲陣地 (點擊文字連結)
延伸閱讀
關於“忘了飛民宿”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