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金門看活化石-鱟放流活動 (不定期舉辦)  (2010.6初版  2019.05修改)

 

鱟 

 

今天參加了金門縣水產試驗在古寧頭北山鱟保育區所舉辦的三棘鱟人工放流活動,總共放流成鱟30對、二齡稚鱟10萬餘尾,水試所希望藉由稚鱟的人工放流,達成生態復育與教育的目的。 

(音ㄏㄡ\)又被稱為活化石,因為目前看到的現生鱟的外形和四億年前的祖先幾乎沒有差別,也就是說四億多年來牠們的外型和內部結構並沒有作很大的改變。目前台灣本島幾乎已經很難看到,透過保育,金門是少數能親眼見到鱟的地區。

成鱟.jpg  

鱟這個字很特別,簡單的記就叫「有學問的魚」。因為外型頗為奇特,有人叫牠「鋼盔魚」。又因鱟大多是一公一母同時出現,雄鱟常伏身於雌鱟之上,如影隨形,直到死為止都在一起行動,民間也叫牠們「夫妻魚」。金門早期生活條件不佳會捕捉鱟,但漁民若只抓到一隻也會把牠放回海中,因為有句諺語「抓孤鱟、衰到老」,就像是拆散牠們一樣,這可是會倒楣一輩子呢!

稚鱟  

今天放流的二齡稚鱟就是蛻過第二次殼的鱟,一般來說一隻鱟要經過長達13至14年、15-16次的蛻殼,才能長成性成熟的成鱟。看看這些小小朋友,牠們幾乎只有Ann的指甲一半大小!

 

準備放流的成鱟都在殼上寫了編號,以便未來做為研究辨識之用。很難想像牠們未來會變得這麼大呢!

放流活動  

成鱟的甲殼堅硬,據說只要撐過成長的那段時間,牠們的天敵就只剩人類了。雖然鱟已經在地球上四億年,這麼長的時間環境變遷如此劇烈牠們都能存活下來,但時代一直在進步,環境汙染也漸趨嚴重,這個族群也正在消逝中。希望透過這樣的復育活動能讓這活化石的傳奇延續下去。

 

 

鱟脫殼(建議HD觀賞)

 

水試所一般而言每年都會舉辦類似活動,旅友如果有興趣參與,可以注意水試所活動訊息。如果到訪金門時間未逢此活動,水產試驗所內設有"鱟文化館",完整介紹鱟生態及與金門文化的關係,館內亦可見成年的鱟展示,有興趣的旅友亦可安排參觀喔

  鱟生態文化館 (點擊連結)

 

   延伸閱讀 

 

安排金門行程請參考  金門旅遊攻略(點擊文字)

 

DSC01769(1) 

 

 

 

 

arrow
arrow

    留在金門忘了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