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深度旅遊-金門特殊的貓公石地型

 

nEO_IMG_DSC00154.jpg   

 

貓公石地型主要分布在金門本島的古寧頭北山到嚨口間沿線海岸,烈嶼則主要分布在埔頭到黃厝一帶,是金門國家公園內最特殊的地質景觀。這樣的地型在台灣本島是見不到的,喜愛地質景觀的旅友不可錯過。

 

nEO_IMG_DSC04767.jpg   

 

因為表面成蜂窩狀,類似形容男人坑坑洞洞的麻臉,所以在地居民就以貓公”(閩南音)來稱呼這些石頭。

小時候媽媽的告誡猶如在耳:碗裡的飯粒要吃乾淨,否則將來會娶貓母(女兒則會說“嫁貓公”)。

 

nEO_IMG_DSC04754.jpg   

 

經海風、海浪長年累月侵蝕,貓公石不單坑坑洞洞,還變得形態各異,風姿綽約,透過想像力的加持,或是動物、或是器物,更添旅遊樂趣。

 

nEO_IMG_DSC04759.jpg   

 

貓公石是如何形成?

遠古時期,金門地塊原與福建相連。因金門位於九龍江出海口,成為上游沖刷土石堆積處。之後海平面上升,堆積的紅土層與黏土層經雨水與海水混合,逐漸形成結核岩層。

岩石成分中,易溶於水的元素,被雨水、海水沖刷帶走,不溶於水的鐵、矽、鋁等成份,氧化後形成紅、黃、棕等色澤,並留下坑坑洞洞的現象。

 

nEO_IMG_DSC00155.jpg     

 

推薦觀察點:古寧頭北山斷崖、烈嶼貓公石遊憩區

 

nEO_IMG_DSC04731.jpg   


 

北山斷崖貓公石地質景觀

 

nEO_IMG_DSC00148.jpg

nEO_IMG_DSC00152.jpg  

nEO_IMG_DSC00167.jpg  


 

烈嶼貓公石遊憩區地質景觀

 

nEO_IMG_DSC04731.jpg  

nEO_IMG_DSC04740.jpg  

nEO_IMG_DSC04745.jpg  

nEO_IMG_DSC04750.jpg  

nEO_IMG_DSC04757.jpg  

nEO_IMG_DSC04775.jpg  

 

資料參考:金門國家公園總論

 

  溫馨提醒

這類地形多需要在退潮時方才可親近,想觀察的旅友需選擇乾潮前後時刻。

潮汐時間請參考:

  金門未來30天潮汐預測 (點擊文字)

這類地質形成不易,一旦遭受破壞,將永遠消失。參觀時切勿攀爬,甚或敲打切割,共同維護其自然景觀。

 

 

   延伸閱讀 

小金門濱海休憩區 (小金門貓公石地形) (點擊文字)

 

安排金門行程請參考  金門旅遊攻略(點擊文字)

 

DSC01769(1) 

 

按接收通知 

 

 

 

arrow
arrow

    留在金門忘了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